全国服务热线优家在线家庭服务云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育儿答疑 / 您的孩子乐于“分享”吗?

您的孩子乐于“分享”吗?

  女儿上中班,平时活泼好动、主动意识强,最近发生了一些关于“分享”的事情。
  第一件事:幼儿园做手工作品,老师觉得大家做得不错,就希望把作品留下来,美化教室的同时达到分享的目的。其他小朋友基本上通过老师的沟通协商都同意了,只有我家孩子不愿意。问她为什么,她说:“我怕我做的作品被弄坏了,我舍不得。”
  第二件事:老师让小朋友从家里带两本绘本到幼儿园分享,学期结束后可以带回。她一开始很不乐意,最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两本书,但是到幼儿园就变卦了,哭了很久,要把书带回去。班上只有她后悔了,老师再三地协商,最后让她带回去重新换其他的绘本。
  她很喜欢跟小朋友玩,朋友很多,但她的占有欲特别强。孩子间吵吵闹闹也是有的,但孩子们还是玩得很愉快。作为父母,我不能代替孩子让她去分享,但是我希望能够正确引导她,让她懂得分享的快乐。
  这位妈妈的目标设定特别好。中班的孩子可以渗透一些分享的观念,但是每个孩子对于分享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1.勿用“分享”逗乐孩子
  有的大人喜欢逗孩子开心,比如:“你把这个给我玩一会儿吧,好不好?” “好。”“那你把这个让给我好不好?”“好。”“那我把你爸爸带走好不好?”“不行!不许把我爸爸带走!”然后开玩笑的成人笑了,孩子却哭了。这样的行为,实质上是利用孩子的纯真,形成认知上的冲突,给成人取乐而已。
  2.正确认识孩子对分享的理解
  分享是建立在孩子真正理解了物品是谁的基础上。3岁前的孩子常常会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自己的,然后坚持要带回去,或者骑着别人的小车不愿意下来。分享在这个阶段不是道德问题,更是一种生活需要。
  3.尊重孩子不同阶段对分享的理解
  孩子的分享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阶段,不同孩子的分享状态也不同。我们不能要求孩子一下子达到“我虽然没吃饱,但我也要分享给你”的层次,这对幼儿是不合适的,也不现实。
  4.不强求孩子一定要分享
  分享对三岁前的孩子而言,他周围的一切都是宝贝:妈妈爸爸是我的,玩具是我的,我的是我的,我喜欢的也是我的……当然,如果他想把其他人的东西带回家,父母就要说“不行”,即使他哭闹也要坚持放下来,并和他解释清楚。逐渐让孩子明白物品有主人的概念,这个过程中无需强求孩子必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