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优家在线家庭服务云平台
2021-10-19     来源:钱江晚报

 “双减”政策发布近两个月,身处变革中心的家长大多十分迷茫,昨天,杭州市澎博小学举行了一场家庭教育沙龙活动,与家长们共同探讨“双减”后的家庭教育。活动上,家长们讨论着对“双减”的理解,以及“双减”给自己家庭带来的变化。还有很多家长表示,孩子的空余时间虽然多了,但自己却不知道如何安排他们的生活。为解决家长这一难题,合理地丰富孩子们的家庭生活,活动上,澎博家庭日发布会顺势召开,推出了“天天跑、周周游、月月阅、样样会”4大主题活动。

2021-10-09     来源:现代教育报

“双减”政策从国家要求层面保障了儿童的休息权和发展权,要落实好政策、实现构建教育良好生态,需要“家校社”各方通力协作,各负其责,构建起高质量的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需进一步明确家校社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教育部门要会同妇联等部门,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表示,“双减”之下,家校社协同育人需创新协同方式、达成减负共识。

2021-09-1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双减”政策下新时代家庭教育将面临三个转变:从偏重知识技能转向加强经验建构、锻造品质;从才艺兴趣培养的功利倾向转向审美愉悦发展;从密集型育儿以学业监督为主转向民主平等、共情交流。

2021-09-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前,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双减’政策态度”调查,共有511043名家长参与。调查显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87.0%受访家长感到焦虑,73.2%的受访家长表示焦虑来源是自己能力很难辅导好孩子。“双减”政策实施之后,72.7%受访家长表示教育焦虑有所缓解,中等收入群体缓解比例更高。

2021-09-03     来源:成都日报

2021年7月末,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出台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我们不能将其仅视为是一项单纯的教育改革,而这实际上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综合治理决心和能力。改变家庭教养的“路径依赖”无疑是一场更为艰辛、漫长的革新过程。首先,要扭转家长由于教育焦虑引发的“剧场效应”问题。其次,要扭转家庭长期以来形成的“补习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