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孩子顶嘴,很多家长都头疼,怎么孩子这么“不乖”、“难管教”?面对这样的难题,家庭教育专家怎么看呢?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关颖教授告诉家长们《孩子爱顶嘴未必是坏事》。
一说到孩子顶嘴,很多家长都头疼,怎么孩子这么“不乖”、“难管教”?面对这样的难题,家庭教育专家怎么看呢?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关颖教授告诉家长们《孩子爱顶嘴未必是坏事》。
近日,一封北京市三帆中学写给学生的信,被网友点赞。该学校近日有学生被隔离或居家学习,考虑到孩子们可能会有的担忧恐慌情绪,校方给学生致信《努力面对每一场“大风”》。在公开信中,学校循循善诱、娓娓道来,既有对学生的理解和鼓励,也引导、教育学生,该如何应对疫情与人生。良言一句三冬暖,在沟通中决定效果的,是“谁在听”。面对孩子,你说的话能否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能否说到孩子的心坎里去?能否去“共情”孩子?三帆中学的这封信给我们的家庭教育提供了一个“共情孩子”的范本。
近日,“家庭教育指导师课程方案”在上海开放大学发布,将公共政策研究、实践需求调研、专业课程研发、培训组织实施、考核评价认证进行一体化设计,探索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的“上海方案”、“上海模式”。
情商高的孩子,将来更容易获得成功。那我们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情商呢?首先,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帮助孩子认识情绪、调节情绪。其次,要引导孩子有话好好说。第三,要引导孩子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第四,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练习换位思考。
我们大脑中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三步组成的回路。第一步,存在着一个暗示,能让大脑进入某种自动行为模式,比如老鼠实验中的“咔哒”声;第二步,存在一个惯常行为,这可以是身体、思维或情感方面的;第三步则是奖赏,能让你的大脑辨别出是否应该记下这个回路,以备将来之用。随着这个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的回路变得越来越自动化,习惯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