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幼儿融入集体活动?(中班男孩)
00:00:00 说话者1:
尹老师您好,5岁的男孩上幼儿园快2年了,现在经常说不要去幼儿园,送他去幼儿园好艰难,有时候声音一点变,我们也就不送了,跟老师也沟通了,孩子在班上很少说话,很少回答问题,参与小朋友的互动也很少。请问殷老师孩子这样我们该怎么帮助他融入集体生活?一分别二的看一,分别二的看,孩子如果在两年经常说不要去幼儿园,你要去分析你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存状态,这一点我首先跟大家讲,比方说你孩子幼儿园老师对他的态度,孩子的学东西的快慢,这样的过程,因为这个还是有必要去跟大家提醒,虽然我们的老师不喜欢我这么解释,因为有些孩子可能在里面会比较遭罪,会比较遭罪,什么所谓的遭罪是什么,他可能得不受待见,因为不是每个幼儿园的老师都是专业的,尽管我也不愿意这么说,确实会有一些幼儿园的老师会讲话,说话有什么问题他会有一些不是很中听,所以你也了解会让你的孩子回来模仿老师,或者你也去问问其他的家长的情况,如果你发现你班的孩子的情况的家长,不是你家一个孩子普遍有很多孩子反映孩子都不想去幼儿园,怕见到这个老师或者怕在这个幼儿园,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幼儿园可能你不太幸运,遇到一个老师可能不太符合幼儿教育的状态,这是客观的,我首先讲客观,因为我们必须要有这个意识,但我并不说大家都怀疑老师,但你要去关注这个点,这个点你要关注得到好不好?这个点关注完以后你还要去关注什么?你要去关注就是主体的问题。你比方就说两年了,如果说孩子幼儿园老师是个很正常态的,正常有要求正常有什么,那么就要观察你的孩子自身的特性,政策引导就是你的孩子在两年上中班这两年的阶段上幼儿园快两年这两年的阶段,您的孩子遇到了入园适应有什么困难,是不是会经常你们不送过去,比方下点雨,哭哭闹闹起迟了你们就不送,如果不送我们这么多年的研究,也发现一般的家长不够狠,不能正常坚持送孩子稍微有一点病也不传染,可能有一点不舒服,那么家长就不送了,只要开了这个头,你那孩子就会我们所谓的叫也不叫装逼,说装逼有点污的,但是很多孩子会有这种反应,以这样的方式退缩,因为我刚才要说过了,再好幼儿园都没有家庭快活,这块我指什么?我们家长说幼儿园有小朋友、有老师有玩具,还有什么?你要知道幼儿园还有规矩,幼儿园该做的事就不能躺,幼儿园的时候,你说我不想玩节目,老师说已经安排好了,你首先玩节目待会再玩娃娃家,他是不是能够做到,因为幼儿园毕竟是个集体环境,他要自控,而我们有很多孩子在家里面就不自控。如果你家里的孩子家长从来对孩子家里人是比较纵容的,放纵的,要什么给什么条从来都不自控,对不起你孩子一般都不喜欢上幼儿园,将来我要告诉你,您的孩子将来的可能就是上了小学慢慢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你的孩子将来的退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是正常的常态,因为我这边遇到这样的孩子,大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初中工太多了,稍微遇到点困难,稍微遇到点困难,比方说我昨天晚上作业没做好,做的不认真,做的不够好,没有做完,他对不起,他第二天妈妈我作业都没做完,我不想去了,我想回家自己调整一下,一调整就是一部手机一张床抑郁,这样还多越来越多,这种孩子就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和这种教养方式。如果你要告诉你孩子上学只要没有传染病不传染给别人,那么只要正常情况下都应该送到幼儿园去,不可以,因为天气心情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就不去,如果这样子你的孩子将来上学就举步维艰,上小学、上中学、上高中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他就逐步的就会利用在手边,我手边现在这种中学生太多了,然后这种孩子将来的装修,他缺少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和面对挑战的能力,是吧?他就会往后退,所以我们叫家长也是个督军,也是尹老师讲的太残忍了,什么叫督军?孩子成长是往前冲的,后面又督战队的,哪个人不想往后退,因为学校无论是幼儿园还是中小学都有学习任务,都很累的。到了幼儿园不管幼儿园多么游戏化,他总要说要控制自己,他总要有个集体的过程,他总不能做到想干嘛就干嘛,随心所欲。但是人天生都是读随心所欲的,所以成长是干嘛?成长都是跟自己的人性中的随心所欲斗争的,是不是这样?所以你看我们现在年轻人动不动就想随心所欲,不谈对象,不结婚不生孩子,为什么?烦懒得烦,我自己开心的多开心,赚个几千块钱800块钱,高兴起来喝酒,不高兴起来撸个串,养个狗养个猫,我烦什么东西要烦,不想承担任何责任。现在这样的抑郁症的人太多了,所以我现在在为什么到心理学去做这个工作,就发现很多是教育解决不了的,是我们社会变了出了问题了,这个社会出了大的问题,价值观偏差,个体主义价值盛行,带来了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所以只有个体主义者什么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的人说多了将来都是抑郁,因为自我的天花板是很低的,走走就到天花板,所以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没有更长远的抱负,没有更大的价值观引领心胸不够开阔的精神疾患是很常见的。好,收回来再看你中班的孩子,所以你现在告诉了你现在知道怎么办了吗?带领你的孩子突破,你回来也要上点规矩,吃饭的时候不可以看手机,就不能看,他需要调整,他可以哭闹,但是知道不能这么做,慢慢你的孩子就会有一定的紧张度,所以我们说人什么时候会生病?就是人一一一退休就容易生病叫退休综合症,为什么?他再也没有东西可以框着他了,他的紧张度没了,人就松下来了,人完全松下来以后,实际上离生病就不远了。所以最好的健康的人是带有一定的适度的紧张感,适度的紧张度,这样的人即使身上有点不舒服,他能带着往前走,才能调动身体的很多的激素和我们的这种免疫系统,推动我们去健康的成长。人生就是这样子。哪个人瘫到了什么体重失控,这个人已经外面也不看人脸色了,也没有什么交往的,这个人基本上就比较麻烦,孩子也一样,所以我这一说你大概明白了吧?你这样子做你的孩子怎么样?在学校里面就会郁闷,你说你的孩子班上很少说话,很少回答问题,参与互动很少,这跟你的孩子的个性特质有些关系。所以我要去了解,我没有看到,因为你讲起来你写的才几十个字,我没办法给你做判断,但你可以去探索,我刚才给你三个方面的探索,第一个探索幼儿园的老师的带孩子的方式,第二个探索您的家长的教养方式是不是过分的纵容妥协,孩子从来没有被你顶上一把面对挑战。第三个你孩子的个性特质带来与孩子的沟通,在班上的表现好不好?从这三个方面再去思考,你的孩子不是融入集体的问题,所以你看你问的问题跟你真正孩子的问题不是一个问题,所以你问出来说我怎么让我的孩子融入集体活动,你的孩子不是这个问题。好吧,请你赶快把你的问题归结到正常里面,所以我们通过望闻问切,能够知道你孩子最需要的解决的和你家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