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优家在线家庭服务云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江苏协同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2022-09-01     来源:新华报业网 

近年来,江苏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积极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明确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健全中小学家庭教育管理体制,构建家校社协同工作网络,帮助家长建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式。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制定新学期学习计划。同时调整‘生物钟’,回归日常状态。”临近开学,南京家长成长学院适时推出“学生未入校 家长先开课”——家庭教育系列指导课程,使家长帮助孩子掌握时间管理方法等,做好入学适应准备。
  这是江苏积极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缩影。近年来,江苏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积极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明确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健全中小学家庭教育管理体制,构建家校社协同工作网络,帮助家长建立正确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式。

  立德树人,引导正确教育观念


  孔子兴办私学、朱熹与《童蒙须知》、王守仁与儿童教育思想……走进位于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的全国首家校园内“中国家庭教育博物馆”,我国家庭教育发展史被详实展示,还包括家庭教育的传统特色、发展趋势、区域探索和情景体验等内容。“希望父母孩子和老师可以在参观博物馆过程中汲取智慧、启迪心灵,从而推动立德树人的落实,实现幸福教育的美好愿景。”扬州市育才小学西区校负责人说。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当前,“唯分是举”现象普遍存在,教育“内卷化”引起的“教育焦虑”现象日益严重。为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江苏坚持把更新理念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首要任务。
  结合全面落实“双减”,江苏多地学校都开展各具自身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同时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家庭教育观念升级。在淮安周恩来红军小学,“植美课程”已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学校专门开辟占地400平方米的种植园,由学生们轮流照料农作物,从小加强孩子们对农业的认知与劳作的能力。“孩子们在劳动中形成良好品质与习惯,对自身发展和家庭生活都大有裨益。”家长们连连感叹。
  红色教育、美德教育、劳动教育、心理教育……一节节生动形象的教育课程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感悟伟力,让家长在陪伴中转变思想。南京全面开展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对200余名优秀思政课教师进行市级培训,各区校对8000余名思政课教师进行“接力式”培训,打造宣讲主力军;淮安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我们都是收信人”主题教育活动和红色课堂教学,引导中小学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需求导向,助力科学家庭教育


  “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和进步,而不是成绩的高低,要分析孩子考试前的努力、考试过程中的成长与不足,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一起制定计划,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无条件关爱’。”在8月24日播出的《江苏教育家长微课》中,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陈庆荣详细讲述了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考试,远离考试焦虑。
  调查显示,近50%的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约80%的家长提出需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为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江苏推出《江苏教育家长微课》,立足“双减”背景,设“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心理健康、适合的教育”七大主题。从去年9月1日上线至今,总收看人次超过千万,有效回应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关切与需求。
  “不少家长对学校教育有着高度的依赖性,教师和学校传递的信息对于家长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引导力。”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江苏充分发挥好中小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主阵地作用,把家长学校建设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基础工作。今年7月,《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发布,明确到2025年,全省各级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达到100%,网上家长学校覆盖率达到100%,家长学校规范化建设水平以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南京家长成长学院、徐州“彭城好爸妈”大课堂等家长学习平台也让家长通过学习,实现科学家庭教育指导。“要先学会观察,情绪稳定后再与孩子交流”“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要学会‘放手’”“换位思考,才能给孩子足够的爱”。今年暑期,参加完南京家长成长学院的“亲子线上陪伴八月夏令营”活动后,家长们收获颇多。“学院成立至今已开设线上线下课程300余节,培训人次达2万余人,我们希望在家庭教育理念方法、亲子关系等方面,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和及时服务。”南京家长成长学院老师、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林静说。


  家校共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家校共育,才能共同把孩子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是家庭教育指导的关键环节。从2016年开始,江苏每年举办一期全省家长学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并将培训列入省教育厅教师培训计划,每年对150名左右中小学教师或校长进行专门培训。同时明确要求各地各校“将教师从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纳入工作量和绩效考核”,有效提升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面对家长‘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观念,我以前会和家长说不能打骂学生,要多鼓励。培训后我发现,不能空洞说教,必须要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来指导家庭教育,给学生和家长搭起沟通桥梁。”参加完无锡市教育局组织在暑期开展的2022年全市中小学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后,宜兴市行知实验学校教师姜程杰由衷感叹,学校处于无锡常州交界处,学生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科学家庭教育较为缺乏,这样的培训真是“及时雨”。
  搭建共育平台,让家校携手共促学生成长。2018年,江苏在全省开展“家校(园)共育”数字化试验区、试点校(园),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家校共育新模式、新路径,全省共有24个试验区,522所试点校(园),试验区和试点校的师生及家长累计收看专家讲座1503万人次。“教师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家长家庭教育胜任力明显提高。今年,这项工作已在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江苏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