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优家在线家庭服务云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优家小课堂】 家庭教育法则之天鹅效应

2022-07-12     来源: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

“天鹅效应”实际上就是溺爱导致的结果。我们爱孩子的方式要正确,溺爱只会将孩子养成一个懒惰不负责任没有自理能力的人。

  一对老渔翁和妻子住在天鹅湖中心的小岛上,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从北方飞来过冬,在岛上停歇。
  渔翁夫妇非常高兴,时不时就拿出喂鸡的饲料和小鱼给天鹅吃,时间久了,天鹅还会随船而行,陪渔翁打渔。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这些天鹅也习惯了这种每天都有人投喂的日子,在这个冬天,他们并没有选择南飞,而选择栖息在天鹅湖上。
  白天它们在湖面上觅食,晚上就在小岛栖息,湖面冰封它们无法获得食物时,老夫妇就大方喂食,直至湖面解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渔翁夫妇就这么奉献着他们的爱心,直到因为上了年纪不得不搬出湖心岛。
  然后,天鹅就消失了。
  不是飞回了南方,而是在次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
  老夫妇对天鹅的喂养,让天鹅忘记了自己的生活习性,也丧失了自己本来的能力。
  其实故事中的这对夫妻就如同家庭中溺爱孩子的家长一般,而故事中的天鹅就是家庭中被溺爱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那么孩子很难获得生存能力,最后会给孩子带来很严重的影响,这不就是与老夫妇的行为相类似。
  “天鹅效应”实际上就是溺爱导致的结果。

天鹅效应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以孩子为中心。
  让孩子在家庭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过度保护,视为家庭的中心人物,孩子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什么事情都以孩子为先,事事迁就。
  2、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护短。
  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行为的时候,家长不及时纠正,当老师、旁人指出孩子错误的时候,以“他还只是个孩子”为借口,帮孩子逃脱罪责。孩子犯了错误从来不需要承担罪责。
  3、对孩子百依百顺。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无论是否合理都满足,从不拒绝孩子的要求。
  4、对孩子事事包办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习惯性地去帮助孩子做很多事情,包办孩子的一切。


  家长总是溺爱孩子,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1、孩子不懂得感恩
  家长如果一直溺爱孩子的话,那么这只会抚养出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这些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的溺爱,而且他们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只会一味的向父母索取,并且不认为自己的索取有任何错误。
  2、孩子变得固执和任性
  家长如果一直溺爱孩子那么孩子也会变得非常固执和任性。有些家长什么都依着孩子的“性子”去干,即便孩子的要求再过分也不拒绝。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任性妄为的习惯。
  3、孩子无法独立
  如果家长什么事情都帮孩子解决,孩子想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孩子就会习惯性的去依赖父母,指使父母,从而失去独立能力,在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只会躲在父母的身后。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如何避免“天鹅效应”的发生?
  1、不过度帮助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懂得不要过多的去帮助孩子,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即可,让孩子的能力得到锻炼,孩子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2、无理要求应当拒绝
  孩子有需求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满足孩子的要求也是很常见的。但家长要知道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定要适度。如果家长一直迁就着孩子,只要孩子提出要求,家长都去满足的话,那么这只会使孩子变得贪得无厌。当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时,家长要懂得去拒绝。
  3、不偏袒孩子
  孩子犯错是常见的事情,在孩子犯错之后,家长不能偏袒孩子,要是孩子犯错了,家长要提醒孩子,帮助孩子主动改正错误。


  在这个世界上,父母的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可爱要有分寸,没有了界限,爱就不再是爱,而是害。我们爱孩子的方式要正确,溺爱只会将孩子养成一个懒惰不负责任没有自理能力的人。
  孩子总有一天要踏入社会,要自己独自面对生活。如果一个孩子在生活当中被父母过于宠溺,那么他就很难适应真正的社会生活。
  好孩子是管出来的,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父母应扮演好花匠的角色,剪枝,除草,松土,通过外力来促使花树枝繁叶茂。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